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人们都爱免费的东西,免费的鸡蛋,免费的抽纸,免费的蛋糕。好消息是作为一个开发者,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蛋糕”可以享用。坏消息是,这些免费蛋糕并不总是真的免费,尽管一开始他们都信誓旦旦地声称自己别无所图,但是到头来他们总是另有所图,无一例外。如果你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要么只是他们更善于隐藏自己的意图,要么是他们还没有露出自己的獠牙。
免费是手段不是目的
古往今来,各种厂商的免费套餐总是有着神似的命运三部曲:首先是慷慨登场,量大管饱,来者不拒。然后是悄悄降配和增加限制,最后是关门打狗,宣布艰难决定,而人们往往作鸟兽散,又奔赴下一个能白吃白喝的厂商…
这条路,Heroku 走过,PlantScale 走过,Railway 走过,Fly.io 走过,Zeabur 走过,还有大大小小无数的互联网厂商都走过,他们故事的细节也许不尽相同,但结局总是殊途同归。
为什么如此?个人认为很简单:提供免费服务在商业模式上来说本身就行不通,除非这只是一种短期营销手段,又或者企业能在这些用户身上获取到其他的价值以此抵消产品本身的成本。
大家平时见得最多的是前者,他们的免费套餐只是为了做广告。不论是为了打响品牌知名度,还是为了日后当你有需要时第一个出现在你的清单里,又或者是为了教育新生代开发者。这样的免费套餐,来的快去得也快,因为大部分厂商都没有太多钱可烧,VC的钱也不是白拿的。
因此你可以看到,像 PlantScale 这样的数据库SaaS会闪电般宣布艰难决定,一夜间变脸赶免费用户出门,至于那些因为“基础设施锁定”暂时无法迁走的用户,他们下个月的账单一定不会太好看。
我和他们不一样
但有的厂商,他们的免费套餐看起来不但诱人,而且似乎已经持续了很久,他们的口号更是大义凛然冠冕堂皇,一副“我和他们不一样”的表情,这样的厂商确实少见,但并非不存在,Cloudflare 就是其中一员。那么为什么 Cloudflare 的免费套餐可以更持久并且看起来没有亏本(甚至他们是盈利的并且股价今年还涨了不少)的迹象呢?正如我在上文所说,如果这不是短期营销的一部分,那么则必然是因为企业能从这些免费用户身上获取到其他的价值。对于 Cloudflare 来说,这些其他价值来自以下部分:
- Cloudflare 以平台上大量接入网站为筹码,要求其他ASN与其低价甚至是免费Peer,ISP和ASN们往往会在大量抱怨连接质量不佳的用户面前屈服。
- 得益于平台上大量网站的观测数据,Cloudflare 建立了庞大的流量识别和威胁分析网络,基本上来说收集到的数据越多,效果越好。
- 由于 Cloudflare 的大部分用户都是开发者,他们可能会把 Cloudflare 推广到自己的公司里,从而带来企业订单。
我怀疑最后一条带来的价值没有想象中的高,因为其他的SaaS也适用这种逻辑,但是很明显他们中的大多数没能做到盈利。
想好好干就付钱
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茨威格
或许有人会说,虽然以后免费套餐可能会被砍掉,但是我先爽着不就行了,被砍了再找下一个。然而现实世界中的企业也开始变得精明,他们设计的免费套餐越来越鸡肋,以数据库 Neon的免费套餐为例子:他们的数据库每个月有100 CU小时(1 CU = 1 vCPU, 4 GB RAM)的额度,数据库在5分钟内没有活跃会自动休眠。事实上,这个配额比起这篇文章的第一版草稿又有了大幅度的缩水(那个时候是190CU小时)。不用做复杂的数学计算就知道,你的免费数据库连在一整个月内保持24小时在线都做不到,事实上能超过375个小时(也就是半个月)连续在线就已经很不错了。你真的想要一个这样的数据库吗?
再看看 Railway 的免费套餐:每个服务最多 0.5 GB RAM、1 个 vCPU的硬件限制,每月费用配额1$。这个配额除了能让你体验一下 Railway 的界面,基本什么也做不了。(我有没有提到他们的计费还挺贵的?并且出口流量也是要计费的)
就算你真的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运行了你的项目,也有可能伴随着免费套餐规则的修改而一夜间下线。比如某部署平台的免费套餐从一开始可以运行 Docker 容器到后来只能运行 Serverless 应用,这个过程连一封邮件都没有通知到用户,一觉醒来你就会发现项目下线。
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不难发现现在各大企业的免费套餐更像是一种“7天试用”。如果你真的在意自己的项目(哪怕只有一点点在意),我都建议采用付费产品,付多少钱不是重点,重点是付费。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我的观点很简单: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事实上我一直觉得如果把花在研究免费产品规则上的时间成本计算在内,免费产品可比付费产品贵太多了。愿大家少点折腾,多写点代码。